印 象 华 为
——参观华为心得
万法缘生,皆系缘分!此生注定要和两位企业家有交集:一位是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一位是华为总裁任正非。2005年,联想控股捐资在都匀二中创办了“联想进取班”,柳传志先生亲自为该班提出“知识改变命运,进取成就未来”的“班训”,影响一批又一批二中贫困学子,作为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自己也在办班实践中得到成长。
2018年底,感谢组织的安排,使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一中人。2019年4月15日,有幸随同吴胜华州长带领的团队到华为参观学习,见到心中另一位伟大的企业家任正非总裁。两个半天的参观,让我对华为有一个初步但又深刻的印象:
一是视野宽广。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华为具有大格局、高境界的大型企业,它的视角不在国内,而是广阔的国际市场。华为从2万元起家,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成为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供应商,其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是华为销售的主要来源。如果没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华为不可能取得如此骄人业绩的。15日上午的高层会谈上,任总用了很长的时间来分析黔南、分析贵州农村产业发展以助推农村脱贫攻坚,但都是把它放到整个中国、放到国际市场上去思考和建议的,其分析鞭辟入里,角度新,可操作,足见一名企业家的睿智和担当。
二是重视研发。企业要生存和发展,一是要开放合作,二是要有自己的看家本领,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任总介绍,华为每年的研发经费达150——200亿美元,未来5年超过一千亿美元。华为全球18万员工,研究人员占到了45%,每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15%左右,其中有1万多名博士。华为自己培养了大量的科学家,目前公司至少有七百多个数学家,八百多个物理学家,一百二十多个化学家,还有六千多位专门做基础研究的专家,还有六万多工程师,构建成这么一个研发系统,使华为快速赶上人类时代的进步,抢占更重要的制高点。在研发体系,85后占总人数47%,80后研发专家占七成,80后部门经理占六成。
三是以人为本。在15日上午的高层会谈上,任总不止一次谈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脱贫增收,并为黔南、贵州农村发展把脉开方,从城市人口向农村的流动、从农村一村一品专业化发展到专业队伍的外包业务,字里行间流露出任总浓浓的家乡情结和对农民的深深关切。在任总的眼里,人始终是最重要的。华为以“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为愿景,以客户为中心,以人为本是华为的魂。任总说:魂在华为就在,华为谁来领导都一样……。华为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14日下午,参观华为松山湖生产基地后,在华为副总裁任树禄先生的陪同下,我们游览了华为在东莞松山湖投资180多亿元修建
占地1900亩的“欧洲小镇”。 这个小镇是华为为两万多名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的生活、工作小镇。小镇内每个园区的设计都在用心、用情,如欧洲小镇就模仿牛津、文德米尔、卢森堡等欧洲著名的十二个小镇风格,别致的建筑,激发员工的想象力,每个小镇内工场、健身、娱乐、休闲一应俱全,并且都进行人性化设计,让员工如同置身于公园里办公一般舒适、惬意,欧洲小镇还开有欧洲专列,供探亲家属乘坐赏景。公司员工生活区“百草园”堪称世外桃源,取名自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园内种植的花草超过百种,能容纳2000多名员工。百草园的宿舍楼群都很漂亮,并配备有影院、健身室、医院、图书室、游泳池、篮球场、健身器材等。百草园里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方便的生活设施以及员工之间的密切沟通都令人心驰神往。优美的生活环境、优厚的福利待遇、宽松的工作氛围和对华为文化的一致认同……让员工的力量得以集聚、创造潜力得以迸发。
四是团结奋斗。在华为,一直是主张“以奋斗者”为本的,谁为华为贡献大、付出多,谁的待遇就高,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奋斗在数千万各岗位上的华为人都不可或缺,群星闪耀铸就卓越。在《枪林弹雨中成长》的华为人,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华为精神,开疆辟土,把业务做到世界170个国家和地区。在华为绝对是拒绝平庸的!“我们没有任何稀缺的资源可以依赖,唯有艰苦奋斗才能赢得客户的尊重与信赖。奋斗体现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任何微小活动中,以及在劳动的准备过程中为充实提高自己而做的努力。我们坚持以奋斗者为本,使奋斗者得到合理的回报。”这就是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华为特别强调团队合作,重视团队精神打造,提倡集体英雄主义,团队之间“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团队之间要以对方的危机为自己的责任,以对方的成功为自己的目标。
五是开放合作。在华为松山湖溪流背坡村新基地智能化工场有几个醒目大字——“开放合作,追求卓越,持续改进”,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成就卓越的华为。任总说,我不主张盲目“自主创新”,创新就是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往前走,对于已有的专利技术和创新成果,要尊重,该花钱的就要花钱。在新技术商业化进程大大缩短的当代,华为聘请了大量的外国科学家进行前沿科学技术的研发。拥有一个超强的基础研究团队,使华为在电子上做出最先进的 ARM CPU、AI 芯片,在光子交换上也领先世界。在其它产品上,华为善于利用比较优势,实现资源整合,不断优化华为产品,从而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
两个半天的参观时间是短暂的,认识也是肤浅的。结合参观所得,我们要把任总的母校——百年一中“办成具有国际视野,开放包容,办学质量一流,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省级一类示范性高中”,任重道远。我们务必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始终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要拓宽视野。格局决定结局,视野决定未来。要把都匀一中办成“具有国际视野、开放包容”的学校”,关键是要打造一支能够“放眼世界、自强不息”的优秀的管理团队和教师团队。如果管理层和教师视野狭窄,目光短浅,是培养不出具有宽阔视野的学生的,更办不出具有宽广视野的学校。“都匀一中是一所偏远山区的著名学校,越是边远,越是要放眼世界;越是深处边远山区的孩子,越是要自强不息;越是边缘,越是渴求融入全球化的浪潮。我相信,一个百年老校一定能够厚积薄发,华丽转身的!”这是任正非老校友对一中的殷殷期望。“小胜靠智,大胜在德”,全校教师要加强学习,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以大视野成就大业绩,培养大学生,办成大学校。
其次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华为的一个基本理念是“追求卓越,持续改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华为做到100万产品只有2.6个可能存在瑕疵,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在业内也是最好的。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从行政管理到课堂教学,每一项都要严谨务实,精益求精,追求一流。
再次是要加强教育科研。要把学生“教会”,关键是教师要“会教”。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一门艺术。智慧从何而来?华为告诉我们,研究出智慧。一个企业集聚1600多名科学家,谁与争锋?没有!科学家是干什么的?做研究,出智慧。目前一中迎来百年一遇的大变局,要提高质量,要上一流,就要靠研究提供智慧和为教学提供解决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我们提倡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人人都有研究的意识、持续改进的意识,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发展,教师是第一要素。坚持教师自修为主,集体培训为辅的培训方式,立足校本,开展岗位大练兵,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和精炼教学技艺,探索管理干部“走近华为学管理”高级研修班、借助高校资源开办一线教师高研班、与名校开展教师岗位置换学习培训等方式开展系列教师培训工作,努力打造一支视野开阔、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要持续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环境,为教职工的排忧解难。
第五是要强化合作。一是要坚定走与民间资源合作办学的路子,在体制机制上开拓创新,拓展学校生长空间;二是要善用名校资源打造优势学科,逐步形成优势学科群,整体提高学科质量;三是强化校内学科集体合作研讨,建立开放、合作、包容的教研文化,切实做好集体备课研讨,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程,一定要做实做细作出规范。
本文作者:都匀一中党委副书记,正高级教师,贵州省高中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贵州省高中政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罗绍良
[2023-04-20]
[2023-04-20]
[2022-12-01]
剑水柔情起绿意,江天有意语依依——记2022年都匀一中退休教师交流会活动
[2022-11-08]
[2022-10-20]
[2022-10-20]
[2022-10-20]
和融共进实现新跃升、崇实致远创造新辉煌——副州长丁毅到都匀一中调研座谈
[202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