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ENGLISH 欢迎光临都匀一中官方网站

美丽校园,先进理念

发布时间:2020-06-19 来源:都匀一中 阅读次数: +放大 -缩小

     

学校建设理念:现代、绿色、开放、高效、传承

都匀一中新校区的建设规划设计由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规划设计一所和加拿大C3设计公司共同来完成,按照“现代、绿色、开放、高效、传承”这五个关键词来进行规划设计的。这五个关键词,既体现了新一中的特点,又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办学和发展的基本理念。先进的建设理念,引领学校高位发展,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现代——
整个规划方案,充分体现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有大量的运动、休闲和体验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

新校区建有两个运动区,生均运动面积为17平方米,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5eec921e807ff.jpg

现代化的布局、大气磅礴的校园,有利于培养出大心胸、大气魄、大视野的学生。


第一运动区的建设标准:
一个建有400米环形跑道的田径运动场;
一个标准足球场;
八块篮球场;
一块排球场;
一座3000平米的高规格的大型篮球体育馆(馆内还设有12块羽毛球场,10张乒乓球桌)。
第二运动区的建设标准:
一个标准足球场,3块室外篮球场;
一座5000平米的大型体育馆,内设10块羽毛球场、3个排球场、4个篮球场、20张乒乓球桌。
学校的运动场地,可同时满足72个班上体育课。
校内各功能区之间,同一区域内的楼与楼之间,有大量的“休闲空间”。  

学校有350个座位的学术报告厅一个,2300个座位的大礼堂一个,行政教室120 个(其中每个年级部有供学生选择“上大课”用的4间阶梯教室,全校共12间,每间180个座位)。各种功能教室、实验室、全学科专用教室、阶梯教室共计80间。各功能教室、场馆,仪器和装备高标准配置,不仅满足了常规教学,课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够完全满足全学科学生选课走班和学生学业发展的需要。


5eec921ea2ac2.jpg

学校开阔的“立志广场”,为全体师生每周升旗仪式和每天课间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5eec921ecd8ed.jpg

我校2300个座位的大礼堂,是目前全省高中学校中舞台最大、座位最多的大礼堂,设备设施全数字化。大礼堂可以容纳我校一个年级学生开展活动,以及承接校外大型活动。


5eec921eef95c.jpg

学校开阔、宽广的第一运动场,是学生开展各种体艺活动的巨大舞台。


5eec921f1858f.jpg

学校5000平米的第二综合球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图为学生下午开展课外活动。


绿色——

学校520亩的校园内,有校大门东西两边的 “鹤楼书院” 和“南皋园”,后山的“孔庙及孔庙广场”,樱花园等主题公园。学校绿化面积超过60%,可谓“绿色”充满校园,四季都有鲜花盛开,适合学习和生活,是一个能让人静心、安心的好地方。


5eec921f3f7a5.jpg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5)初建的南皋书院,是贵州最有影响的书院之一,是我校在校内重点打造的“两书院”之一(另建有鹤楼书院),占地面积11.4亩,其间阡陌交错,曲径通幽,是学生开展文化活动和交流的场所。书院前立“南皋正气”印石,所镌刻白文印,由著名篆刻家吴应祥先生刊制。


5eec921f5ebad.jpg


鹤楼书院的晨景,如诗如画,朦朦胧胧,让人产生一种置身仙境的幻觉。


5eec921fa02e7.jpg


行走在都匀一中的校园内,一砖一瓦,一花一木富有文化味:以杰出校友和学校历史上有特殊贡献的校长名字命名的道路,文化石等。一切都是那么讲究,那么精致。


开放——
学校没有外显的围墙,设计师运用地形特点,“随坡就势”,巧妙建成‘隐形的围墙’,确保学校安全——这是“开放“的第一层含义。
但是,开放并不等于不安全。520亩校园,设置了1950支监控摄像头,确保整个校园“不留下一点死角”。都匀一中校园安全指挥中心全天24小时有保安人员值守,集中管理所有监控信息。整个学校是名副其实的“安全校园”。

学校全力打造“智慧校园”,建有“数据中心”,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种数据,全由数据中心收集、分析和管理。


5eec921fbf32b.jpg


学校数据中心,采用华为技术,先进的设备,完全能满足学校甚至整个匀东开发区的需要,为学校的安全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


“开放”的第二个含义是,百年一中校园文化对外展示和开放。我们的文化,是贵州基础教育领域,搜集整理得最丰富、最厚实的。

校内的4个(两书院一广场和樱花园)主题公园既展示了百年一中的学校文化,也是清水江国家级湿地公园的一个重要文化景区。从教育功能来看,“三个文化公园”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中国传统文化体验、课余相互交流学习的重要场所。同时,还可以承接州内外、省内外兄弟学校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目前,学校积极寻求国际化办学的新模式,和芬兰、英国等国家开展办学交流活动,和英国大卫歌姆中学签订合作办学意向书,为我校学生搭建更高更广的学习平台。


5eec921fde3ef.jpg


2019年11月9日,英国大卫哥姆中学副校长John Dalton一行3人莅临我校开展联合办学交流活动。学校与英国大卫哥姆中学签署合作意向书。此次合作,为我校的国际化办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为我校学生接受国际化教育搭建了更高的平台。


5eec922009225.jpg

在教育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芬兰共和国罗瓦涅米市市长一行到我校参观交流。此次交流,为实现学校追求“具有国际视野、开放包容”的办学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eec9220298f2.jpg


2019年12月,“多彩贵州”好教育年度冠军总决赛在我校举行,来自全省各地区预赛前三名的共87名选手参加了决赛,最终决出的冠军选手代表贵州参加全国总决赛。





高效——
其一,教学分区体现了“高效”。全校三个年级的120个班,分为3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区。每一个教学区,有5间教师办公室、40间普通教室、30间功能教室和实验室、4间大的阶梯教室和3间会议室。常规的教学,学生能在5分钟内到达相应的教室或场地。
其二,“中心服务区”的“生活服务‘一站式’”体现“高效”。“中心服务区”设在地下广场。这个广场层高7米,总面积为20000平方米,学校的中心食堂(一食堂)、两个大型超市、快递服务中心等都在这2万平方米的区域内。此外,地下广场还有450个地下停车位。
其三,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综合大楼的“办公和教学服务‘一站式’”体现“高效”。

综合大楼内,一楼是5000平方米的科技馆和设有2300座位的大礼堂。二楼是4931平方米、藏书22万册的图书馆。三楼共5473平方米的区域内,设有行政中心、会务及交流中心、信息中心、校园安全指挥中心、心理咨询室,四楼的艺术馆、博物馆的总面积为5000平方米。

5eec922049d55.jpg

学校德馨楼,是集科技馆、大礼堂、图书馆、博物馆、多功能教室、行政办公室等为一体的综合大楼。办公和服务在这里变得更加高效、科学。

多场馆集成,使办公和教育教学服务变得更加高效、节能、绿色。

其四,学生生活区的便捷,体现“高效”——学生生活区建有金融服务中心(2018年秋季学期启用)、3个学生食堂、1个教工食堂、12栋公寓。每栋公寓的第一层都是生活服务、阅读等公共区域,同时供公寓服务人员值班使用,学生住二楼以上。

每间公寓居住4—6人,内设有淋浴间、卫生间、个人独立储物柜、封闭宽敞的生活阳台。

5eec922070020.jpg


学生寝室,干净整洁,上床下桌的设计,便于学生学习和休息。这里充满亲情,充满家的温暖。住在这里,能让你深切感受到那份“吾心安处是故乡”的宁静。



传承——
百年一中的文化和学校精神,要在新校区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因此,项目对“文化的移植”作了很好的规划。
都匀五百年来的文教传承中“有代表性的符号或印记性质的东西,被巧妙地在新都匀一中“做出来”。

历史文化的移植主要放在鹤楼书院、 南皋园 、孔庙及孔庙文化广场等3个主题公园内。

5eec92208bbcb.jpg

都匀一中校史博物馆,收藏学校近7000件珍贵校史资料,是贵州基础教育领域,搜集资料最丰富、最厚实的博物馆,被省教育厅领导誉为“贵州基础教育第一校史博物馆”。参观校史馆、学习校史,是都匀一中学子的必修课。图为学生参观学校校史博物馆。

鹤楼书院是为纪念明代张翀因弹劾内阁首辅严嵩贪贿乱政被贬谪到都匀后,在都匀东山脚下(都匀一中老校区址)建读书堂授徒讲学而建的仿古建筑群,是都匀一中老校区历史文化精神的外显,是新校区的“文化底色”。书院中建有书吧、茶吧、咖啡吧。南皋园的是交由艺术教研组、学生社团使用的一个学习休闲区域,内设都匀毛尖茶室和书法室。  

5eec9220c83cd.jpg

南皋书院,枫叶正红,火红的枫叶散发出浓烈的南皋正气。


5eec922100e11.jpg

南皋茶艺社,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黔南毛尖文化的目标,开设有茶艺选修课。茶艺活动,已经成为学校南皋书院一道亮丽的高品位的风景。


州委州政府以“大视野·大胸襟·大气魄·大发展”的建设和发展理念,极力推动都匀一中的建设和发展——这是我们都匀一中的福气,也是黔南基础教育的福气,它更是黔南广大优秀学子的福气!

我们相信,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一如既往的关心帮助下,都匀一中一定会不负众望,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跨越发展,把“都匀一中”这个品牌,举得更高,打造得更好。



版权所有:都匀一中 -2018

地址:贵州省都匀市匀东镇五星村(新一中)

电话:0854-4991412

邮编:558000

网站备案号:黔ICP备17007722号-3

贵公网安备:52011102002132号

技术支持BY多点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