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匀一中,有一部分家庭贫困的学生,他们勤奋、积极、向上,努力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可家庭贫困的制约,使他们随时面临辍学的困境。但现在,他们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许多多的个人、团体正默默地用他们的爱温暖着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
让失落的心回归爱的家园
2006年的8月,日头火辣辣的。而此刻郭昌融的心更是烦躁不安。这个16岁的少年在中考中,以499分的成绩位列平塘县的第六名,考入了都匀一中。但他的家庭状况使他在继续求学和回家帮助父母之间艰难地进行着抉择。
他的父母都没有工作,母亲靠做清洁工人每月有大约400元左右的收入,父亲则在农闲时去广州、浙江一带的建筑工地打工。可即便如此,父母的收入加起来每月还不到1000元,除了自己,还有一个弟弟也正在上学,外公、外婆也需要父母照料。想到每年交学费时,母亲东家借,西家凑的景象,想着父母长年紧缩的眉头和越来越多的白发,他觉得自己的心像刀绞一样难受,他真的想放弃了,可又不甘心。这样的挣扎持续了一段时间后,他初中三年的班主任了解到了他的情况。于是班主任来到了都匀一中,向一中的老师讲了郭昌融的情况。为了圆这个孩子的梦,为了他不被贫困打倒,一中的领导决定免去他一个学期的学费。在骄阳似火的8月,这个差点被贫困拒绝在求学大门之外的孩子又圆了他的读书梦。
近几年来,都匀一中这个仁厚的集体,接纳了很多像郭昌融这样的孩子,给予他们最无私的关爱,让他们无虑地为自己的将来而打拼......
关爱,正在进行时
“不能让有梦想的孩子,因为贫困而使自己的梦想失去颜色。”这是都匀一中老师们的信条。为了校园里这些贫困的同学能安心上学,学校、老师都在积极地行动着。仅学校,每年就要拨大约20万元来减免贫困生的学杂费和进行适当的资助,除此之外,学校也深知就靠学校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寻求到社会各界的帮助才能更多地解决这些孩子的困难。
涓涓细流汇成汪洋大海,真的要感谢那些善良的人,他们都那么无私地融入了这条爱的大河中。看看这些献出无私爱心的集体和个人——仅从今年8月到10月,福田基金会、都匀房产局城建公司、北美3E发展有限公司、泰国陈汉杰先生、长顺县财政局、广东佛山董荣方先生、张舰老师、陈德坤老师、贵州蒲公英民间助学会、美国燃灯基金会、贵州公益网资助会、深圳市燃气集团、深圳司先生、深圳晶报、都匀恒源房地产开发公司、黔南州质监局......这些集体和个人就捐助了30余万元,使得千余贫困学生受惠。
还有许多一中的老师,他们也一直在物质和精神上帮助自己的学生,有的甚至不让受资助的学生知道自己的名字,因为他们只希望让那些贫困的学生也能绽放出和其他孩子一样灿烂的笑容。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的眼睛总是时时湿润,我感激于一中的老师们为了这些孩子所作出的不懈的努力,我感激于那些爱心人士为这些孩子铺设的爱之路。同时,我还深深地被这些孩子所打动。
感恩,他们在爱中成长
在这一片爱的包围中,这些贫寒家庭的孩子在努力地实现自己的梦想。“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孩子们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他们不愿只做一个索取者,他们要回报。
于是我看到有孩子主动放弃自己的资助,只因他觉得还有比他更贫困的同学。这些孩子努力地在这个大集体里奉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他们勤奋学习,关心集体,热心帮助同学,因为他们深知只有这样才能回报那些给予过他们关爱的人们。他们感恩社会,正是无数的关爱让他们学会了成长。于是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优异的成绩报答这个社会。
多年来都匀一中受到资助的贫困学生大部分都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圆了他们多年来的梦,也给予了那一个个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们以最好的回报。
在都匀一中,我们虽然看到了贫困对于这些孩子的困扰,可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温暖人心的爱心故事。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温暖的人间。”
上一篇:赴柳州高中学习考察报告
[2023-04-20]
[2023-04-20]
[2022-12-01]
剑水柔情起绿意,江天有意语依依——记2022年都匀一中退休教师交流会活动
[2022-11-08]
[2022-10-20]
[2022-10-20]
[2022-10-20]
和融共进实现新跃升、崇实致远创造新辉煌——副州长丁毅到都匀一中调研座谈
[202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