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人引起的人狂犬病,表现为急性、进行性、几乎不可逆转的脑脊髓炎,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兴奋、咽肌痉挛、流涎、进行性瘫痪,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一旦发病,病死率高达100%。
二、狂犬病是怎样传播的?
野生动物是狂犬病的主要宿主。患狂犬病的犬是人感染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次是猫和鼠,狂犬病病人也会将病毒传播给健康人。据有关资料报道,健康犬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几率为20%左右,因此可以起到传染源的作用,感染人类。据我县犬咬伤数据估算,全县每年被犬咬伤者狂犬病疫苗接种率仅为10%左右。
三、狂犬病防治存在的问题
自1996年以来,全国的人狂犬病发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有关专家分析,目前我国狂犬病防治主要 存在以下问题:
1、狗和家养宠物的增多而大部分地区缺乏对动物的管理;
2、对犬缺乏免疫措施或免疫覆盖率不高;
3、人被犬咬伤后没有立即清洁和消毒伤口,没有注射疫苗或疫苗没有合理应用;
4、疫苗管理混乱,非法经营的疫苗质量得不到保证。
四、怎样预防狂犬病?
1、对家养犬进行登记,给予预防接种;消灭流浪犬,对可疑的病犬和猫进行捕杀;发现狂犬、狂猫立即击毙,以免伤人;对犬尸等应焚烧或深埋,不可剥皮食用;狂犬病人应立即住院隔离治疗,狂犬病病人尸体应立即就近火化,不得转运到其它地点,以免扩大污染区域。
2、咬伤前免疫:
养犬家庭成员、有职业性暴露危险者(包括农业部门的检疫、兽医和技术人员,狂犬病病毒检验工作的实验室人员,动物管理和饲养人员等)、扑杀处理犬只人员应在被犬咬伤前免疫。可按第0天、7天、21天3针程序进行初免,一年后加强免疫一针,一般3-5年后再加强1针。
3、被犬咬伤后的处理
伤口处理:被犬、猫咬伤后立即用流动的水冲洗伤口,尽可能把病毒冲走,把血挤出;如果有条件,最好用20%的肥皂水进行冲洗,连续冲洗20-30分钟;然后用2-5%的碘酒和75%的酒精涂搽伤口。如此反复3次,以清除或杀灭局部的病毒。伤口较深时,应做好彻底清创。伤口尽量不要缝合,也不必包扎。
免疫接种:凡被犬、猫等动物咬伤、抓伤及舔过破损皮肤、黏膜的人,按以下程序进行接种,一般伤者于第0天、3天、7天、14天、28天各注射疫苗1针,儿童用量相同,应尽早接种疫苗。严重咬伤者前2次注射剂量加倍,并在首次接种时,同时接种抗狂犬病血清。
上一篇:什么是登革热病?如何预防登革热?
下一篇:世界视力日
[2023-04-20]
[2023-04-20]
[2022-12-01]
剑水柔情起绿意,江天有意语依依——记2022年都匀一中退休教师交流会活动
[2022-11-08]
[2022-10-20]
[2022-10-20]
[2022-10-20]
和融共进实现新跃升、崇实致远创造新辉煌——副州长丁毅到都匀一中调研座谈
[2022-10-14]